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要闻

包头:加快城市内外兼修 让文化内涵愈加深厚

来源:包头文明网 2021-10-08

  包头的美,不仅在城市景观,在文明素养,更在深厚的文化内涵。

  今日包头,文化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让这座城市格外亮眼。

  近五年,包头市文化旅游发展驶入快车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十三五”交出一份高分答卷,为“十四五”时期推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浓妆淡抹总相宜

电视剧《安居》拍摄现场。图片来源:包头晚报

  每到盛夏,从社区到公园广场,一场场演出,让包头温暖的六个月到处飘荡着幸福的歌声。

  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如果用色彩斑斓来形容,高品质的各类演出则呈现出了浓淡相宜的品位。百姓在家门口的广场上有多种多样的选择,在高雅的剧院中,更能找到心灵的寄托。

  这五年包头市文艺事业持续繁荣发展,全市共有12部台艺术作品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创作了电视剧《安居》、漫瀚剧《布衣郡守》等一批精品剧目。组织乌兰牧骑和专业院团等深入社区、农牧区、军营,开展文化惠民公益演出,平均每年演出500场以上。

  让包头百姓引以为傲的精选文艺节目还参加了德国、新加坡的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国内的大型文艺演出,成功举办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优秀剧目展演、第二届内蒙古地方戏曲展演。博物馆推出的“塞外风情·草原古韵-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展”,在全国16省区50多家博物馆进行了巡展,包头文化交流的开放性与多元化实现大幅提升。

  还有一张成绩单,受益人是全市居民——2016年包头市以西部区第三名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全国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评审。这些年包头市累计投入近30亿元,建成一批标准较高、服务完善、设备一流的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形成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网络,全市每万人占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高于全国295.44平方米的平均水平。

  小荷才露尖尖角

  丰富的文化产品背后,强有力的后盾是文化产业坚实发展。

  近年来,包头文创企业发展快速,其中耳熟能详的“草原的礼物”走向全国,精美的稀土釉陶瓷也成为包头人馈赠亲朋的最佳礼物。

  一组数据的展示,足以让包头人感到骄傲——

  截至目前,全市文化企业1200多家,比“十二五”时期增长48%,从业人数6万多人。201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29%,总量位居自治区第二位。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2家,创意设计、休闲娱乐、广告、电影等行业已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

  说起包头市的标志性建筑和特色街区,每个人提到的一定都有文化产业的重大项目。

  包头大剧院、包头国际会展中心、包头广告试验园区、乔家金街、敕勒川文化产业园区……在这些文化殿堂中,上演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而这些重要的文化活动又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全市举办的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共有40多项,如连续36年举办的鹿城文化艺术节、连续12年举办的包头市鹿城元宵节,以及各旗县区形成了“一地一品”节庆活动,拉动了文化消费,促进了文化企业的发展。

  事实上,这些文化产业的发展,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未来包头的文化产业不可小觑。

  厚积薄发闯新路

奥体公园。图片来源:包头晚报

  有着工业底色的包头,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湛蓝天幕下,更有着少有的北方景观、草原和人文美景,这些厚重的旅游资源,近年来经过科学开发,成就了包头旅游产业的硬实力。

  2016-2019年,包头接待旅游人数由1209.25万人次增长至2239.5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由403.38亿元增长到620.17亿元,圆满完成了“十三五”的预期目标。截至目前,全市有A级景区共30家,其中4A级10家,3A级6家,2A级14家。国家、自治区级工业旅游示范点4家,全国、自治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0家。星级乡村(牧区)旅游接待户共76家,其中五星12家,四星21家,三星43家。旅行社86家,星级饭店22家,导游员1200多人,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6.22万人,间接从业人数达到30万人。

  达茂旗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土右旗、石拐区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固阳县列入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

  包头还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了九峰山旅游公路、春坤山旅游公路、五当沟森林公园旅游环线等550公里的旅游重点公路项目建设。建成了31个集观景栈道、餐饮、特产销售、旅游厕所、停车场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旅游驿站。在全市的22条公路沿线设立了337块旅游标志牌,基本做到了包头主要交通干道的全覆盖。新建、改建旅游厕所502个。率先在全市4A级旅游景区建设集营销体系、服务体系和监管体系为一体的智慧旅游系统,积极稳健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好戏连台续精品

土右旗郁金香花海。图片来源:包头晚报

  回望五年文化事业的一幕幕大剧,总让包头人心潮澎湃。

  特别是今年,包头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潜心创作了一批重大革命题材、重大现实题材的精品力作,必将成为包头的文化瑰宝。其中,歌剧《双翼神马》、漫瀚剧《都贵玛》成功申报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舞台精品工程。

  最精彩的文化活动在民间,包头市组织国有文艺院团和乌兰牧骑深入开展“百团千场”下基层等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已完成惠民演出135场。通过“爱上包头”APP免费发放11家A级景区惠民电子门票10万张。举办了“赛汗塔拉‘缤纷五一’文化旅游嘉年华活动”,启动了第三十六届鹿城文化艺术节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市已有15家文旅企业与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落地项目8项。全力推动北方兵器城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固阳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列入国家层面建设名录。

  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507.86万人次,恢复到疫情前同期接待水平的58.0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7.99亿元,恢复到疫前同期收入水平的27.95%。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这五年,包头始终抓住文化根基,在城市高质量发展这条道路上,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包头晚报 赵永峰 祝家乐)

责任编辑:王梦雨

主办单位:包头市委宣传部 包头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京ICP备10031449号-2 蒙公网安备15020702000233号
运营管理:包头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