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旗县区动态

东河区:变“绿”为宝 点“黄”成金 美丽乡村成了游玩好去处

来源:包头文明网 2021-09-10

  从东河区城区中心出发,经巴彦塔拉东大街、110国道行驶,就会看到一个个空气清新、风景秀丽的村庄,郁郁葱葱的蔬菜大棚映入眼帘,休闲雅致的“农家乐”传出欢声笑语,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东河区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着眼乡村全面振兴,培育稻鱼共生、优质果蔬、观光采摘、文旅康养、休闲垂钓等小而精的业态和品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城郊型农业发展示范区。

  走进沙尔沁镇润泽园樱桃基地,市农牧局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东河区的科技特派员正在辅导种植技术,红彤彤的樱桃、圆鼓鼓的甜瓜,令人垂涎,也成为种植户“发家”的“秘籍”。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我们采取全自动智能调温,自动化播种浇水、施肥等技术,让植物充分吸收阳光和肥料,这样种植出的果蔬又大又甜,订单数量也在‘蹭蹭’上涨。”

  正值葡萄成熟的季节,在沙尔沁镇莎木佳村,京亚、龙眼、红提等30余种水灵灵的葡萄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作为远近闻名的葡萄村,很多村民靠葡萄种植增收致富。村民张茂万表示:“我一直在种植葡萄,除草、剪枝、嫁接等对我来说是信手拈来,这几天,过来采摘的人特别多,收益也不错,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路上,东河区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通过对秸秆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点“黄”成金,变废为宝。以往每逢农忙期间,对于田地里的秸秆,农民普遍选择就地焚烧,既污染大气环境,又存在安全隐患。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东河区政府牵头,农牧部门引导,鄂尔格逊村村委会推动华茂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内蒙古华禹农牧机械有限公司结成产业联盟,开展秸秆打捆、回收、加工等综合利用,将秸秆回收转化为肥料、燃料及有机肥,目前回收范围已从鄂尔格逊村扩大到附近其他行政村、土右旗等地。

  “我们采用‘蛋白饲料’专利技术,有效促进秸秆增值转化利用,目前年回收量达15-20万吨,转化的肥料等产品销往宁夏、巴彦淖尔等大型牧场及家庭农场。平均1亩600斤秸秆经过转化利用可产生100元收益,给村民增加了近30%的收入。”鄂尔格逊村党支部书记胡威伟介绍说。

  百姓富了,乡村美了,越来越多的村庄成为人们节假日周边游的首选之地。双休日,家长会带孩子来沙尔沁镇品尝美味的农家菜,欣赏乡村美景。“我们先去了有机水稻科技展示区带孩子学习农业知识,然后钓鱼、写生,心情舒畅极了。”前来游玩的呼和浩特市游客唐煜说。

  东河区持续坚持以产业化思维发展农业,围绕沿山沿路沿黄,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充分发挥“一村一品”的特色和优势,构建集观光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城郊型农业发展新格局,让将军府、稻渔空间、南星草莓采摘园等一张张特色产业名片,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包头日报 郭燕)

责任编辑:王梦雨

主办单位:包头市委宣传部 包头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京ICP备10031449号-2 蒙公网安备15020702000233号
运营管理:包头文明网